近日,高鹄资本管理合伙人金明应邀出席了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2023年科创峰会,主持了“能源革命的新战场——供、储、消费与双碳”主题论坛,与新能源头部企业共同探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主题论坛的与会嘉宾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阳明高、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创始人瞿晓铧、极电光能联合创始人于振瑞、欣旺达动力首席财务官陈希、海博思创创始人张剑辉、能量奇点联合创始人叶雨明、海德氢能CEO姚昌晟。
以下是峰会开幕式与能源主题论坛的精彩实录:
来源 | TEEC
1
科创峰会开幕式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快速变革,新能源和人工智能成为新时代社会关注焦点。新能源不仅关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更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未来,而人工智能随着科学的飞速进步,在近几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美竞争愈发激烈。清华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责任,2023年9月22日,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潮平两岸阔,峰峻万山开”科创峰会于珠海如期举办。我们站在时代最前沿,共同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面临这样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通过互相了解、共同合作推动这两个重要领域的发展,为社会、人类创造更多价值。
预见未来的钥匙——人才竞争与初创团队扶持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教授在峰会开幕式上分享了他关于未来中国地方和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两点思考。
第一,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他提出清华毕业生或者说是清华校友是中国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人才流向的地方,意味着当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人才政策的吸引力,如果一个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流向比例不高,意味着当地经济增长的内部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予以重视。
第二,初创团队代表着技术应用研发的最前沿,他们具有最活跃、最有效的组织方式,他们还代表着技术与资本最直接、最便捷的结合方式,如何在中国为初创团队创造可以成长的资本环境、文化环境,是清华人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
希望在未来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也能创造中华文明自己的、可能引领人类文明未来的创造性的思想和行动。
美丽珠海与清华友谊源远流长
华发集团副总经理、华发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郭瑾女士在开幕式致辞,她讲述了珠海与清华大学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在各方面已有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分享了珠海在产业和科研创新等领域对于初创企业的支持和扶植,并诚挚的欢迎清华的企业家与华发携手合作,延续华发与清华深厚的友谊,共创互利共赢的精彩未来。
投资的风向——科技创新
清华企业家协会2022年度副主席、2023年度主席倪正东先生在开幕式上代表TEEC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感谢华发集团对本次峰会的大力支持,并分享了当今投资界的新风向即科技创新,这也是本次峰会主题的来源,希望通过本次峰会,大家在拥抱巨大时代的变化时能有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机遇 ——量子信息技术革命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院士在开幕式上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绝伦的“物理课”。
薛院士从1911年,也就是清华成立的那一年,发现超导现象开始讲起,为大家深入浅出的讲授了“宁死不屈、纯洁无暇”的超导特性、并分享了室温超导、量子科技的国家战略布局等有关量子科技在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幽默风趣的为大家讲授了诸多有关量子的基本概念、特性和量子科技在各方面的应用等。最后,薛院士强调,量子信息技术革命是我国首次有基础、有能力深度参与的一次技术革命,前面出现了三次技术革命,刚建国时我们都没有赶上作为主力军参与到革命中,这次不一样,我们国家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企业、经济、大学、科学研究都逐渐走到世界第一梯队,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重大机遇,号召大家必须牢牢抓住,从企业角度,甚至从一流大学建设角度。
2
能源革命的新战场
——供、储、消费与双碳论坛
共同推动新能源革命——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阳明高在线上为大家分享了主题为“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技术创新创业——储能+氢能+智能”主题演讲,欧阳院士分为三大部分为大家分享了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中国新能源革命的瓶颈技术。新能源技术的核心瓶颈是新能源系统的广义储能,主要出路在于氢能与绿氢储能、储能与电池储能、智能及其智慧储能三大板块。
2)清华储能氢智能技术研发。欧阳院士介绍了清华大学新能源动力系统科研团队的情况,并分享了氢能、储能、智能三大板块的清华创业企业的情况。
3)新能源革命的技术路径展望。欧阳院士最后展望了未来,他说锂离子电池引领电动车革命、碳中和战略引爆新能源革命、ChatGPT引发人工智能革命,这都是会在今后二三十年发生的重大事件,相关产业都会发生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希望各位校友共同参与,我们一块来推动新能源革命,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
光伏——实现碳中和的主力能源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瞿晓铧博士分享了他经过多年创业深耕、探索实践,关于光伏能源的思考。(由清华校友、集团副总裁瞿峰先生线下协助分享)
首先,光伏将是实现碳中和的主力能源,发展潜力巨大。成本下降极快、装机规模增长极快的是光伏的两个重要特点。光伏技术的快速进步、手工制作升级到目前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因素是推动光伏成本快速降低,应用规模加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二,储能将是光伏加速渗透的必由之路。现在很多国家当发电量大于电网负荷时,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强行弃光,另外一种就是用储能的办法来转移。未来伴随着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长,储能装机也将双双进入TW时代。
第三,中国能源体系地理分布的合理规划布局。目前我国风光发电资源与电力需求程逆向分布。1)如果能做好风、光发电的规划,电力发、储、用之间的调节,就可以大大地减少电网对灵活调节资源的需求。2)利用技术成熟的特高压输电,将西北地区的绿电输送到东南的用电中心,在当地制氢也具有很好的经济优势。3)产业转型也是一种思路,将高耗能的冶金化工产业向风光发电富集的地区转移,就地消纳绿电和绿氢,消除输送成本,实现碳减排和产业经济协同发展。
圆桌论坛精彩对话
金明:钙钛矿作为太阳能新一代技术为什么这么厉害?
于振瑞:光伏是新能源转型中支撑的主力技术,目前谈光伏都是晶硅的光伏技术,这种传统的半导体原料应用的潜力基本被挖掘殆尽了,光伏更大的进步要依赖于新材料的开发,钙钛矿就是这种材料。这种材料有几个特点,第一,光吸收系数非常强、比晶硅高一个量级以上。第二,成分可调、可设计,吸光范围可变,这就为它与其他材料,与晶硅叠层提供了便利。第三,对缺陷和杂质的容忍度非常高,量产成本低。第四,不含任何贵重元素,价格低廉。未来大规模量产可以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十分契合当前碳中和主流。
金明:请简单全面的介绍各个领域的储能?
张剑辉:目前储能多种多样,主要有物理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两大类,电化学储能依然是主体。储能技术层出不穷,但判断一个技术能否成为主流,主要有两点,一是这个技术的缺点能不能通过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的应用克服掉,二是技术的优点能不能被其他技术以更低成本替代。这两点也是电化学储能现在这么快速地应用的主要原因,当前电池本体和系统的集成技术都得到了快速的下降,因此我认为未来3-5年很难有一个技术跟它媲美。同时随着技术研发,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的保证,是下一代电化学储能的焦点和热点。
金明:从欣旺达的角度来看,在技术和成本上,电芯的现状和突破会是什么样?
陈希:随着电芯领域的研发日新月异,我们自己也推出很多适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类的不同电芯。我们的“储能第3代”5年零衰减的电芯产品,不仅容量大,而且能把整个生命周期提高接近1/3,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降低20%以上,这种产品无形中就在降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同时,因为在动力电芯领域我们已经形成了很多非常好的创新技术,动力电池的玩家也纷纷进入储能领域,把这些先进技术应用到储能领域,提升储能电芯的研发突破技术,新的储能类产品、包括整个储能集成解决方案也层出不穷,所以这一块快速迭代,包括动力打下的良好基础,都非常有利于整体动力和动储电池的整体发展。
金明:现在的绿氢,到底发展到什么阶段?什么时候可以大规模推广?
姚昌晟:制氢存在的必要性是有供、需两方面推拉产生的,从供给方面,有电力传输、储存等上量的需求,在需求方面,有例如交通、工业、能源等领域脱碳、降碳的需求。制氢并不陌生,但我们现在所说的绿氢和氢能,都是在整个碳中和的愿景和共识下催生的。所以,其实我们这个行业是非常早期的行业,大概相当于十几年前的光伏风电以及电动汽车的发展状态,在一个缺少标准规则,缺少可靠技术产品,甚至在里面大量做投资的能源企业也不知道项目如何落实的情况下,大家是在共同探索的过程。
金明:请介绍一下核聚变的发展现状以及成熟度如何?
叶雨明:核聚变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发展或者创业融资的小高潮,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事情是高温超导材料方面的工业化应用突破。高温超导提供的机会使得我们有机会把装置的尺寸大幅度地缩小,从而使装置研发和建造成本大幅降低,建造周期从以前的20年缩短到3-4年,技术迭代速度大幅加快,这些变化加到一起使得我们相信我们有机会加速实现聚变能源产业化和商业化。
金明:钙钛矿在未来还有那些面临的重大挑战或突破?
于振瑞:钙钛矿这个材料用于太阳能发电只有短短14年的历史,发展的非常快,除了科创公司外,晶硅光伏企业也在布局,投入的资源很高,产业化比较热,但问题是时间短,未来要真正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很多问题,归纳为两点:第一个是大面积的制备技术,第二是效率和稳定性的提升,对于以上这两点,我们也已经有了一些方案。
金明:钠电池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如何判断?
陈希:钠离子电池我们也有研发和布局,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一季度首批就可以实现量产。它的优势包括钠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性好、低温性能好等,我们也做了相应的产业化研发,到年底或明年一季度我们的产品会达到量产的标准。但因为受宏观环境,比如锂价影响,纳离子电池相对经济性还要进一步提升才会更加有竞争力。我们也在持续研发,希望有更好的突破。
金明:全球的储能市场是什么样的格局?中国的企业有什么样的机会?
张剑辉:中国的储能电池在世界储能电池的产量大概是80%,但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储能的用量跟终端的用电量成正比,大概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不到,基本上中美体量差不多,各占三分之一左右,欧洲和其他国家大概是三分之一,这是世界的储能格局。储能在海外的机会还是很多,但美国和欧洲的市场不同。挑战主要是两块,一个是文化的融合。二是现在政治和地域的风险,其中企业文化的挑战比地域的挑战更大。
金明:氢能领域在海外的情况如何?
姚昌晟:绿氢是全世界各个地区同步发展的,它的特点是每个地区发展的生态都各不相同,因为作为一个新兴的新能源产业,首先它和政策非常相关。另外,绿氢的应用和当地的禀赋非常相关,一个是新能源禀赋,另一个是应用场景禀赋,这也使得每个地区氢能发展的策略和发展的样子是不同的,中东、欧洲、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也意味着像我们这样作为装备和技术解决方案的企业出海来说,新的全球化,我更多把它理解成本地化。从技术层面来讲,就是贴向每个实际应用场景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尊重当地的文化,面对面帮助解决问题。
金明:海外核聚变目前发展的情况如何,以及我们跟他们相比的优劣势?
叶雨明:从核聚变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角度来讲,美国最活跃,紧随其后的就是中国和欧洲发展加速的趋势非常明显。从未来真正实现产业化之后的终局来讲,在核能这个市场,中国和美国天然就会是两个割裂的市场。作为一家中国公司去探索国际市场的机会来讲,核能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领域。可能在“一带一路”国家,或者中东、东南亚这些和我们相对比较友好的国家,我们觉得是有一些商业机会,但可能另外一些国家它的商业机会就属于美国公司或者欧洲公司,尤其美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还是处于相对比较领先的地位,我们目前的计划是希望大概在2027年完成跟它们差不多的工作。
金明曾担任TEEC粤港澳分会副主席、行业委员会副主任、未来课程工作组成员,策划并参与了大量TEEC重磅活动,连续两年协助组织TEEC年会的高峰产业论坛,并负责筹备2023年未来课程融资版块。
同时,金明以其20余年国内外投资、投行、企业管理的丰富经验,携其创立的精品投行高鹄资本,为众多TEEC会员量身定制融资策略,成功协助会员的创业企业完成数轮融资,并针对资本市场运作及宏观经济趋势给予建议,链接跨行业的企业家和投资人。
未来,作为TEEC2023年度新任非执委理事,金明将有效整合行业内外高价值资源,为TEEC会员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增值服务。
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成立于2001年,是以清华大学创业校友为主创办的组织,致力于为有潜力的新一代清华校友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截至目前,TEEC已在全球拥有10个分会组织,600多位正式会员,200多位青创会员。会员经营业务涵盖半导体、金融投资、互联网、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文创传媒等领域。其中近百家会员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会员创办和主要管理的上市企业总市值超2万亿人民币。会员管理与任职的境内外上市企业近100家,其中作为创始人和担任最高管理者的上市企业超过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