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鹄团队在本轮融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专业的素质,无论是投资人的对接、交易结构设计,还是对公司行业和业务的梳理,都做到了高效率、高标准。感谢高鹄团队在本次融资过程中专业的服务!”
——沈氏科技董事长 沈卫立
近日,国内微通道换热器及反应器领域领先企业——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氏科技”)完成了战略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化资本领投,浙能巨化基金、智科控股基金跟投,高鹄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扩大产能,将独有的热交换设备和微反应装备解决方案,向化工、能源、汽车、军工等众多应用领域,做进一步扩展。
沈氏科技成立于2005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成立来一直致力于高效节能型热交换器及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业务范围包括同轴换热器、壳盘管换热器、壳管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等换热器以及微反应器等微化工装备。
在微通道换热器领域,沈氏科技微通道产品采用全球领先的扩散焊技术,实现热交换系统和化工制备系统的绿色、高效、安全和轻量化。产品具备高效紧凑、适用介质广、材料多样化、耐压高、高效率、耐低温、可定制化等产品特点。
随着沈氏微通道技术的成熟,目前已经在众多应用场景中实现落地,包括微化工、氢能、LNG、电力、发动机、航空航天等诸多相关领域。
微化工领域:
微通道反应基于其本质安全、高效、连续化等特点,在危险工艺上较传统釜式反应器优势突出,常规反应器易因散热不及时导致喷料甚至爆炸,微反应技术则使化学反应更为温和、绿色、高效、环保和安全。沈氏科技一直走在国产化微通道反应器行业前列,其微通道化工产品材质涵盖不锈钢、钛、哈氏合金、碳化硅,单块反应板年最大通量13000吨,并可通过DCS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
沈氏科技作为微通道反应装备领域的优质企业,具有系统设计、加工、制造、集成能力。2018年,中国中化旗下扬农瑞泰公司采用其微通道化工装备,建成全球唯一吗啉-丙醛法吡啶杂环类产品的清洁生产装置,该装置是有机合成领域首套万吨级的国产微通道反应装置。通过该项目形成的“微通道连续流催化合成吡啶杂环类产品清洁生产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技术,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为“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入选《石化绿色工艺名录》。
氢能领域:
公司在制氢、储氢、供氢、用氢等方面均有实际应用案例,其研制的微通道换热器具有比其他解决方案更好的热性能,同时具有出色的机械完整性,并且因其紧凑的特点,可帮助客户大大节省占地面积、提升热效率,主要产品包括氢气冷却器、氢气预热器、不锈钢板翘式换热器、高温换热器。目前客户已经包括重塑、亿华通、博世等知名企业。
发动机领域:
在发动机领域,公司研发的主要产品包括燃滑油换热器、钛合金间冷器、钛合金中冷器等,可用于航空发动机、船舶燃气轮机、柴油机等,高效的换热效率使其可以轻松降低发动机工作温度,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同时因其紧凑性可以适配于狭窄的工作环境,产品涵盖海陆空三大领域的发动机设备。在船舶发动机领域,可使用钛合金材料,防止海水腐蚀;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其重量轻的优点可降低飞机负载。目前客户包括潍柴等大型企业。
LNG领域:
公司一直致力于海工及船舶换热器的开发,持续为各种海事应用提供高效的换热技术,可应用于LNG海洋油气平台、各类LNG浮式平台以及各类船舶的FGSS系统,主要产品包括天然气冷却器、压缩机后冷却器、高/低压汽化器、天然气液化器、BOG换热器。
其他领域:
在航空航天、军工、电力等众多领域,公司研发的微通道换热器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相同的工况和换热条件下,相比传统换热器,重量减轻50%、体积减小70%,在设备工作效率、安全性等方面,沈氏科技的产品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商业潜能。
中化资本表示,随着双碳战略推进、节能意识及投入提高,未来热泵及空调行业将保持稳定发展,沈氏科技业务占比较高的高效管型换热器产品将保持稳定增长;换热器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双碳战略下换热器进行节能改进是必然要求,而微通道换热器是最优解决方案之一;危险化工工艺监管持续提升,尤其是在石油化工、医药、农药等领域的各类强放热和易燃易爆的传统反应工艺,微通道连续化生产工艺将成为最佳选择;沈氏科技在微通道换热器及反应器领域的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具有优势,并有充足的客户案例验证,业务量未来有望保持较高增速,公司价值将会持续提升。
本次合作是中化资本创投与沈氏科技互促共进、合作共赢的良好开端,基于双向赋能,中化团队将在新技术研发、新工艺开发、新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为沈氏科技提供更多资源链接与支持,助力公司技术实力和经营业绩提升。
高鹄资本董事童俊表示:“高鹄资本持续关注硬科技领域,我们欣喜地看到大量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正在促进通用性产品在众多应用场景中实现突破。热交换设备在全球工业制造领域应用极广、市场空间巨大,双碳政策推动节能换热器赛道迎来新的增长红利期。而沈氏科技凭借全球领先的金属加工核心技术工艺,抓住了这一行业机遇,实现业务快速增长和对英国、日本核心技术的国产替代。我们期待公司微通道业务持续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不断拓展各领域应用场景,助力中国乃至全球工业生产领域的技术迭代。”